八面出锋,是人们对米芾书法的赞誉。米芾自己也说:“善书者只有一笔,我独有四面”。其实说四面、八面,只是个虚数,形容其多而已,实际不止八面。但究竟怎样八面出锋?米芾并没有详细说明。本人根据多年学书经验,总结如下,请方家指正。

我认为八面出锋应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书写笔画时笔锋的出入角度,二是书写笔画时笔毫不同锥面的利用。下面先谈笔锋的出入角度,以横、竖为例,其它可以举一反三。

1  这是横画入笔变化图。圆圈中的横画是楷书标准笔画,如果所有的横都怎样写,就是米芾说的“只有一笔”,是俗手所为。圆圈的中心是入笔的多种变化角度。紧贴圆圈的笔画是与圆心入笔角度相应的笔画展现。再向外一圈的笔画是相应入笔角度笔画加上了弯度变化。最外一圈的笔画又加上了粗细变化。这里只概括了十二个入笔角度,实际比这儿复杂得多。

2  这是横画出笔变化图。道理同上。

3  这是竖画入笔变化图。道理同上。

4  这是竖画出笔变化图。道理同上。通过以上图例可以看出,笔锋的出入岂止八面?

其次再谈笔毫不同锥面的利用。书法的笔毫都是圆锥形的,锥尖(笔锋)只有一个,而锥面则朝向四面八方,见下图:

5  锥尖是O,锥面概括为ABCD四个角度,实际圆周有360个角度。

6  这是书写横画笔毫锥面着纸示意图。从这个图示可以看出,横画的完成从始至终都用锥面的一个面(A面),这也是米芾说的“只有一笔”。这是完全的侧锋,写出的笔画扁薄无厚度,为俗手所为。

7  再看这个图示,开始A面着纸,为侧锋,接着行笔捻管,把A面向下扭转到向右,变为中锋,但仍是A面着纸。至收笔再捻管,把A面扭转向下。从始至终,仍然只用了一个面(A面),这仍是米芾说的“只有一笔”。虽然用了中锋,笔画圆厚了,但总得捻管,影响书写速度,偶一为之可以,不能常用。况且只用一个锥面,也显得单调。

8  这个图示先是侧锋A面着纸,然后行笔,行笔时腕子向上推,笔管向上倾侧,这样行笔笔毫自然由A面着纸转换到D面着纸,自然中锋行笔,至收笔时提笔转换为A面着纸,变为侧锋,回收时再笔管向上倾侧,转为B面着纸向左回锋。这一横的书写用了三个锥面,都是通过运腕侧管,瞬间完成。

9  撇用了两个面

10  竖钩用了三个面。再举一反三,其它笔画会用到更多的面。锥面的四面八方都用上了,这也是八面出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