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国内媒体也没闲着,从《到威尼斯双年展展出“丢人”》、《善变通的中国艺术家来到威尼斯》、《看威尼斯双年展中的中国面孔》……这些对艺术嘉年华予以连篇累牍的报道,既有过分的神化和贬低,也有个人情绪上的无奈和愤慨。令人一声叹息:出国展览究竟怎么了?
出国写生、展览、访问,对于当今每一个书画工作者来说,似乎成了一项必修的活动。且不说一些艺术大咖在一年N次的走出国门,美其名誉“文化交流”,就是那些提得动毛笔就自曰“书画大师者”,也蠢蠢欲动,纵是挤不上文化交流的顺风车,也会找个旅行社搭个旅游团走出国门。
如此青睐于“出国展览”,若是纯粹的在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那真是可喜可贺的事,值得大书特书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明确指出:“……扩大对外文化交流,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,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。”推动当代中国美术“走出去”,于书画界的每个人来说,可谓匹夫有责,中国书画也似乎由“旧时王谢堂前燕”走向了广阔的国际舞台。然而出国展览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隐患令人不无堪忧,这些问题的存在,大而言之,是我们艺术话语权在国际市场上的缺失,处于“被选择”的状态,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,个人利益的驱使而为之。
有着“高大上”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变成国人眼中“金色卡拉OK厅”,这一演艺界“走出去”的事,书画界人士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,引以借鉴,举一反三,慎对出国展。然而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”,一些人继续在演绎着书画版的“维也纳金色大厅”的故事。诸如“中国画大师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”、“某某成为首位在卢浮宫举办书法艺术展的华人”、“书法家某某晒联合国颁“百年文艺巨匠”奖遭否认”、“某某音乐书法在维也纳举办专场表演”……这些传说的真伪,暂且不论,单就这样的出国展览,让人嗅到的不是艺术的气息,而是铜臭味。如此过度包装,是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吗?似乎,路子走弯了。
诚然,我们的文化走出去,不能动辄就是三星堆、兵马俑、古代书画,让外国人通过这些来了解中国文化,而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认知会有严重的偏颇、误解。但是,我们把过度创新、豪华包装的书画艺术推出去,这是在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吗?如此出国展览,出花招、耍噱头,意在叫座,这种做法,与那些把扭曲领导形象、丑化中国人面貌的作品陈展于外国画廊,又有何异?
据说,一位中国画家十年前在纽约世贸双子大厦办过一次画展,国内轰动一时,很多报纸连篇累牍报道。后来在美国参与此事的一位中国朋友说:“从头到尾就三个观众,一个是看画的老头;一个是我,让我写报道;第三个是我老婆。主办方都没人来。展出地点是双子大厦的厕所里面,画倒是全部卖掉了,是附近一个做镜框的华侨以十块八块的价格买走的。”
这个荒诞故事,想必各位都听说过,类似与此的传说可以说是络绎不绝。一些人在以商场和餐馆为主的卡鲁塞尔厅里办一个展览,传到国内说是在卢浮宫办展,更有甚者,在国外一处民居的过道里挂几张画,拍几张照片,也在国内大肆宣传。这些人出国办画展,有多少人看无所谓,重要的是拍一些照片,整理一些资料,回到国内再大量的作宣传,目的就是告诉国人:我在卢浮宫、在联合国、在某某地办画展了!如此一来,掌声和鲜花、名誉和地位如期而至,更重要的是财源滚滚。
近年来,国家鼓励文化“走出去”,中国的书画展览赴海外各地亮相成为一道风景。一些艺术社团、公司或个人打着“文化交流”的名义,赴国外写生展览、访问交流的现象日益严重。或是依附知名的美术馆、博物馆“镀金”赚虚名,或是追逐国际艺术展造声势,或是瞄准联合国总部、教科文组织等场所“被”收藏,或是应“野鸡大学”之邀作书画讲座,或是到纽约时代广场LED广告上露个脸,等等,就是为了在国内吹嘘成“走向世界”,以此来达到捞取名利之目的。如此以“文化交流”的名义在国外做自我膨胀的宣传和包装,回到国内进行“欺诈”的行为,实际上根本没有达到国际交流的目的,也没有给中国文化和这些艺术家带来国际知名度的提升,只是为自己在国内市场做一个招贴而已。
热衷于出国展览,我们不能完全归咎于活动的组织者、参与者,放眼国内书画界,为了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,一些人整日忙于加入协会、进修高研班、请名家写评论、泛滥出书、频繁展览等,这些与出国展览“镀金”之间又能有多少的本质区别?对于这种现象,应该更开放地看待,而不应该一刀切地绝对禁止,对于那些花国家的钱为个人成名买单,这种行为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制止。但大多数出国办展览的书画家,是邀请方或自己掏钱。作为一种市场行为,组织者、书画家要生存,为了名利,似是无可厚非,但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,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,我们还是应“有所为而有所不为”。
出国展览,还是要悠着点,毕竟中国书画走出去对于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,我们还是慎而为之,尽量去讲述中国书画的精彩故事。
文章来自墨友投稿,作者彭庆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