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人气度 文人风骨

——耿峰书画臆说

王贞华

  一直非常喜欢耿峰先生的书法,想为他写点文字,但好多次提笔却都只写下一些片段,很多思想的火花一闪而逝。有时候想说的太多,反而觉得无从谈起。我在心里安慰自己,再等等,再等等……好的东西在心底发酵的时间越长,味道就越美,就像美酒。近日,他又发来一些图片,告诉我准备出一本书画集。我再次沉醉在他的作品中,而那些鲜活的感受便一下子在我的笔下复活了。

耿秋版式14_副本2

耿峰是一名军旅书画家,三十多年戎马生涯,熔铸了他的坚质浩气,却散发出一种儒雅之气。他和很多军旅艺术家不同,不张扬,不图热闹,不故作豪放。他的东西很内敛,很含蓄,骨子里却透出一种果敢和刚毅,气象峥嵘。那种对人的震撼力是由内向外的,时间越长,越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魅力。我一直认为,善贾无市井气,善文无迂腐气,善兵无鲁莽气。一个真正的军人,内涵比外在重要得多。

耿峰的书法成名很早,其作品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在全国各大展览频频露脸,搞得风生水起。但如果如果被那些展览的光环“炫”得睁不开眼睛,恰恰会影响我们对其书法艺术的真正解读。欣赏他的书法需要静静的去读,细细的去品,最好能有一壶清茶,一边品茶,一边品书法,于是伴着茶香、墨香、书香,便不自觉地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。他对书法有自己强烈的主观意识,自己的喜好、个性,哪怕是缺点都真真实实地展现在作品里,没有半点粉饰和作态,与眼下很多所谓的书家一味纠缠在古人的法帖中不能自拔,温吞水般没有自己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。这既与当时书坛的审美指向有关,同时也是自身性情的真实流露。先有自己还是先有古人,一直是书坛乃至艺术界颇有争执的问题。前者贵在有个性,但如果不能深入,则流于浅薄;后者贵在有传统,但如果最终不能写出自家面目,则沦为书奴。两者都可以产生伟大的艺术家,关键是看你如何走。而艺术之路又是很私人化的,不可简单复制。耿峰早期作品明显带着那个时期的流行元素,甚至还一些许时人的影子,好在他能化得不着痕迹,通过重新整合,有自己的面目、自己的情趣。他的书法以行草书见长,根却在汉碑。他心仪《张迁碑》、《石门颂》、《西峡颂》诸碑,孜孜以求,复以帖“养”之,不以力胜,而以韵长。他的隶书或多或少都有些“雅化”的成分,用笔用墨更注重微妙的变化,书写性强,朴茂古质中透出几分秀逸遒润。发之为行草,字形虽然从二王一路来,但骨子里还是汉碑的气派。再融入些许汉简和章草的意态和韵味,沉着痛快,气象万千。他无疑对何绍基、沈增植等碑帖相融的书家下过大功夫,却能遗貌取神,不纠缠于细枝末节。有人说他的书法在做“减法”,在技法上提纯,在形质上求简,追求一种“简”、“静”、“淡”的艺术境界。其实他在做“减法”同时,何尝又不在做“加法”?书、画、印的兼通,学力修养的不断提升,精神世界的不断升华,像一个传统文人那样修炼自己,追求一种生命和艺术的厚度。如果缺乏这种厚度的支撑,他的书法就寡淡了。齐白石曾说过:“方法要简单,效果要最好。”艺术形式越简,越需要精神层面的东西涵养,否则怎么可能会有最好的效果?

耿秋版式16_副本2

耿峰的书法走的是“碑帖兼容”的路子,不露声色而从容淡定。而我常常在想,如果把这些碑和帖的东西从他的书法中抽掉,留下的是什么呢?眼下很多依样画葫芦或一任狂怪的所谓名家,如果把他们作品里前人的东西去掉,往往就所剩无几了。而真正留下来的东西才是最本真的,耿峰留下来的我以为正是文人的情怀和风骨,是一个真真实实的自己!这些年来,他已经渐渐淡出了展览,潜心在自己营造的精神家园里耕耘,他的创作不再为讨好评委、讨好他人而处心积虑,少了人为的夸张变形,少了流行的故弄玄虚,更多地现出一种本色。他笔下的线条更具有穿透力和表现力,往往直指本心,纯粹是自我性灵的释放。

至于耿峰的画,以山水居多,大抵是以黄宾虹的笔墨来写自家胸臆。有位画家朋友见了他的画说,笔墨稍嫌粗疏,不够厚重。诚然,从专业绘画的角度看,耿峰学黄宾虹是不够的。黄宾虹的画层层积墨,浑厚华滋;耿峰只是取其大略,稍加点染而成。无论线条质量、笔墨厚度,还是艺术境界都相去较远。好在文人画历来看重文人的趣味,不专在画里面考究艺术上的工夫。书法也好,画画也好,都是解读人生的一种方式,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外化。从这个层面上,耿峰恰恰凭借自己的学养、才情和笔墨修为,一出手就自然有了高度。他学黄宾虹而不为其所囿,删繁就简,不求“大境界”,却有“小清新”,清润秀雅,自然而有生气,实在是比那些在黄宾虹的笔墨里迷失自己的所谓“嫡传”要可爱得多。他的画多作小品,一笔一墨,一山一水,不拘束,不胡闹,静静地写自己的心境,写自己的性情,笔下居然就有了诗意,有了格调。中国山水画不在描摹真山水,而是写理想的精神家园。在耿峰营造的山水里,可曾感受到他蛰伏的一颗向往自然的心?

耿秋版式17_副本

这些年书家画画或者画家写字成了一种时髦,但互不买账,画家视书家的画为“野狐禅”,书家说画家的字是“瞎胡闹”,着眼不同而已。耿峰的画无论从画里还是画外都能透出一点真意,但与其书法相比,就稍欠火候了。虽然书画同源,但画画毕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,光靠在黄宾虹等几家门下游走,要放笔抒写自己的情怀是不够的。更何况其书与画的笔墨似乎还未真正打通,其笔墨还嫌单薄,实在支撑不起他太多的情愫。但无论如何,书画的相互滋养,不管是对书还是画都是大有裨益的。功到自然成,也许有一天就豁然开朗了呢!

这些年来,耿峰无疑为自己选择了一条相对艰难而不讨好的艺术之路。他踌躇满志走在上面,慢慢地就把同行的许多人甩在了后面,但若与自己膜拜的古圣先贤相比,还有多少差距,他是清楚的。转眼已近知天命之年,这对一个有追求的艺术家来说,的确是一道砍儿。真心祝愿耿峰能不断开创自己艺术的新境界!

王贞华,字南岑,1971年3月生于重庆永川,大学中文系毕业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楹联学会会员、友声书社社员、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、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。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展览并获奖,书学论文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书学研讨会并获奖,已在《中国书法》、《书法》、《书法世界》、《书法赏评》、《中国书画报》、《书法报》、《书法导报》、《青少年书法报》、《美术报》等全国专业报刊发表书学论文60多篇,40多万字。出版有《王贞华书法作品集》、书法文集《砚边余墨》。

=================

凡在#水墨阵线#话题中进行中肯、到位点评的墨友,均有机会获得作品集一本!

活动时间:

即日起至5月18日

参与方法:

在墨池#水墨阵线#话题中对作品进行中肯、到位点评。注意,是中肯、到位的点评,敷衍了事、随意吹捧的将不会入选。

奖品:

最终会挑选出20位墨友,赠送作品集一本。

注-奖品需到付(获奖者自付邮费)。